加入有机肥就是有机?如何做真正意义上的有机农业?
1、有机农业是一种农业的操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生产者会以尊重环境的方法去生产、处理及加工。他们关心的不单是产品本身,更是由生产以至送到消费者手上的整个过程,是否符合有机精神。
2、有机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尽量避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而主要靠有机肥、轮作和机械耕作等措施维持农业生产的发展的一种农业方法。传统农业生产系统主要依靠农药、化肥的投入控制病虫害、杂草和作物的营养。
3、有机肥料通过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例如,中国的传统谚语“地靠粪养、苗靠粪长”就体现了其改良土壤的作用。有机肥料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胶体,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升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性,以及调节土壤温度。
4、有机肥料中的主要物质是有机质,施用有机肥料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中国农村的”地靠粪养、苗靠粪长”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用有机肥料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
5、有机农业推崇的是自然的农作方式,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全部使用生物农药或者生物防治措施,比如天敌防治,物理防控等等。肥料也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肥的粪便来源也得使用有机方式饲养的畜禽动物的。
6、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重要意义 在种养循环发挥重要作用 促进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的连接器,推动农业生产出一流的品牌和高品质的商品 改良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 减少土壤流失以及环境污染 2020年以来,保障粮食生产已经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层面了。
发展有机农业有什么意义
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在生态敏感和脆弱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加快这些地区的生态治理和恢复,特别是水土流失的防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有机农业在生产农产品的同时,注重生态平衡的建立,防止来自外部环境的污染,避免农业内源污染,对于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地处生态环境良好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意义深远。(2)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土壤养护方法,禁止使用合成肥料和农药,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
有机农业的好处是发展后能够恢复生态的平衡、减轻耕种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的收入,促进持续发展,另外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都是农业的范畴,只是具体针对的方向不同,例如生态农业针对的是生产的体系,而有机农业则是农业生产的方式。
有机农业是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土地质量下降、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给环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还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故表述正确。
有机农业: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如何治理农业环境污染?
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统筹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落实农村环境督察与环境执法,加快农村生态修复,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构建集治污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垃圾、固废处理设施均衡覆盖,促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耕作方式改革,推广高效、低耗、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对土壤的保护和修复,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提高农田水土保持能力,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强化农村污染防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和作物需求精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使用,减少养分流失和土壤污染。- 采用生物农药: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因其天然成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处理农业废弃物:妥善处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可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例如,推广有机肥料、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通过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农民的利益。
加大对违法案件的及时查处,促进治理工作的推行。
首先,推广科学施肥。施用化肥并非施得愈多愈好,农田投入养分过大,盈余部分并未起作用,而最终是进入土壤和水环境,造成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从技术上指导农民,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减少流失量。其次,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