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基本信息
1、《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是张忠根和应风其共同著作的书籍,于2003年11月首次出版发行,版本为第一版,共有205页,字数为15万字。本书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评估理论、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
2、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理论基础、评估模型和实证研究。理论基础部分,第一章探讨可持续农业定义、内涵、产生背景及理论依据。第二章介绍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评价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现状,分析现有评估指标体系优缺点,为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创新奠定基础。
3、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重要且深入研究的领域,由黄祖辉等专家共同编著的著作《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对此进行了详尽探讨。该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于2003年9月1日首次发行。全书共325页,字数达到了376,000,展示了作者们对现代农业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4、他们的目标是缩小高等教育与农村现实的差距,使课程更直接地回应农民,特别是小农户的需求和利益。他们鼓励农民参与到提升自身生计的行动中,致力于支持农民的组织化,以期为农村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让农民在其中受益更多。
5、《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是由吴殿廷和宋金平两位作者共同编撰的一本著作。该书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其ISBN编号为9787565501180。它于2010年11月1日首次发行,属于第1版。整本书共有279页,采用平装形式,开本为标准的16开本,适合学术研究和专业学习使用。
万忠的《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图书是在哪一年首次出版的?_百度...
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图书信息 由万忠先生亲力撰写,该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于2008年4月1日首次发行。这本书的版次为第一版,共计254页,文字量达到了190,000字。印刷时间同样在2008年4月1日,采用的是大32开本设计,纸张选用的是胶版纸,确保了书籍的质量和耐用性。
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89年和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95年英国RothamstedResearch博士后一年,1998-2000年在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获STA支持工作2年,2000-2002年在日本香川大学获JSPS支持工作2年。
广东省,2005)下列一段话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在原文上改正。 旅游卫视5月4日播出的一期节目遭到众多动物保护者的抗议。在这期节目中,①一只猫当作实验品从四楼抛下,以证实猫从高处摔下是否仍安然无恙。
[实用参考]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会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然后考试可能会给你几个折线图叫你判断)、然后城市与环境(这个与必修一的有点联系) 第三章讲的是区位、主要是联系实际。
第一本:《中学地理 图文详解 指导地图册》(蓝橙色相间),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的,谭木高考复习研究室编著。推荐理由:一。涵盖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必修必修区域地理的全部内容,和选修1—5的部分内容,与教材联系紧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西北地区—荒漠化 北方地区—地理概况 北方地区—森林开发与保护 北方地区—山西能源 北方地区—东北农业 期中...具体措施 加强以教带研,以研促教 首先,加强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落实新的课程计划。随着高中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目前高中地理就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山东版、中图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他们在编排和选择案例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异,例如编排人教版是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阐述的;湘教版是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入手,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总的命题来概述的。
为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图书信息
1、本书深入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议题,全书共分为八章。每章内容紧密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农业、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植物保护、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等核心主题展开。
2、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这本图书由杨瑞文与赵士熙共同著作并编纂,深入探讨了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性发展之道。在本书中,作者们不仅详细阐述了农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考量,也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实践方法。
3、农业概论(刘巽浩编著)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农学专家,我国耕作学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现已八十多岁高龄,仍持续关注我国农业发展,确实值得敬佩。
4、《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概论》不仅适用于大学生村官,也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一本农业知识的宝典,更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参考。通过本书,读者将能够全面理解农业的复杂性,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和世界农业的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5、《都市农业信息化概论》深入探讨了都市农业信息化的多个核心领域。首先,它详尽解析了都市农业信息化的内在含义与外在扩展,包括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与特色。其次,书中着重介绍了在都市农业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6、董召荣在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的主要教学领域集中在农业生态学领域。作为本科生导师,他教授了诸如农业生态学、耕作学、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以及生态农业工程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知识。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中国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内容简介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中,农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国家策略。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追求,可持续发展被视为唯一的可行路径。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从历史和现代,国内外的可持续农业理念对比研究为起点,详尽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从传统现代化向可持续模式转变的关键路径。它深入剖析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创新,包括农业科技的革新与提升,以及推动这种转型的能力建设和策略探索。
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系列的一部分,这本书专注于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深入探讨了农业实践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和理论指导。
它还阐述了以“五大支持系统”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识别,构建了评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同时,深入分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关联,对各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进行了评估和评判。
中国可持续发展纲要概览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 生存、发展与可持续性:理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强调长久的未来。 - 人类进化与环境认识:全球视角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 - 国际响应与战略形成: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的响应,中国战略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献——《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18卷):中国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详尽探讨了全球及中国近千年历史中的自然灾害,特别是近五十年来严重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灾害案例。该书强调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国家存续的严重威胁,深入剖析了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减灾和灾害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内容简介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6》是一本全面探讨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综合性著作。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证分析,本书为政策制定者、农业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洞见,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从历史和现代,国内外的可持续农业理念对比研究为起点,详尽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从传统现代化向可持续模式转变的关键路径。它深入剖析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创新,包括农业科技的革新与提升,以及推动这种转型的能力建设和策略探索。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中,农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国家策略。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追求,可持续发展被视为唯一的可行路径。